观察•共享单车共享经济新风口

 2017-03-02 17:03   宁洁

  2016年,可谓是共享经济飞速发展的一年。除了风靡全国的网约车外,伴随着媒体热炒、资本热捧,以摩拜单车、ofo单车为首的共享单车一时间内变得火热起来,成为共享经济的又一代表。共享单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实现了从传统的“站到站”到当前的“门到门”,有效解决了人们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共享单车的兴起与发展

  共享单车:政府公共自行车“2.0版”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实际上,共享单车概念由来已久,并非是2016年的新生事物。2010年之前,不少地方政府便已经推出公共自行车,可以说是共享单车的雏形。现在广泛流行的共享单车是基于技术创新、运营方式创新,建立在政府公共自行车基础之上的一种升级版本。

  独特优势:还车更方便、支付更便捷

  相较于政府公共自行车,“2.0版本”的共享单车具有以下独特优势:一是以B2C(Business-to-Customer)为主,规模效应突出。政府公共自行车依赖财政资金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单车的发展。而目前,依托于社会资本,多家公司通过在短时间内大批量投放共享单车,产业规模迅速形成,共享单车的产品概念、知名度以及市场规模迅速提升。二是支持异地还车。政府公共自行车在停放时,需要受限于已经布局成型的停车桩,否则将无法进行计价。而共享单车对政府公共自行车最大的突破则是其摆脱了传统停车桩的束缚。共享单车实现了任意地点还车,无须再返回租借地,也无须停放在停车桩,使用便捷性大幅提升,有效激发了用户的使用热情。三是支付灵活便捷。政府公共自行车需要办卡等流程,而共享单车利用互联网技术,用户无需办卡,只需要通过手机软件扫描二维码便可取走自行车,随借随还,将互联网时代特有的共享精神发挥到极致。

  发展现状:资本界的新宠

  因其具有经济、便捷、节能减排等特征,共享单车已开始成为市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2016年以来,一批外观时尚、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共享单车开始迎来飞速发展期。

  一是2016年迎行业“井喷”式发展。据公开消息显示,截至2016年底,市场上从事共享单车的共有17家公司。在这17家公司中,除了ofo为2014年成立,摩拜为2015年成立之外,其他公司均为2016年成立的公司。永安行虽然成立于2010年,其共享单车业务也是在2016年才开始运营。但不得不感叹其发展速度之快,仅以摩拜单车为例,其2016年4月22日在上海正式运营,8月16日在北京试运营,9月20日广州试运营,11月17日成都试运营。11月22日在深圳宣布,入深36天刷新纪录,运营车辆达3万辆,在市场和产能发展顺利的情况下,2016年底加大到10万辆。

  二是代表企业角逐激烈。目前,市场中共享单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有承包市政单车租赁业务的永安行、校园单车共享起家并获得滴滴出行巨额融资的ofo共享单车以及自己生产单车的摩拜单车等三家主要公司。得益于进入时间较早且获得大量现金支持,以校园市场起家的ofo与以上海为根据地的摩拜单车目前位处共享单车行业的第一梯队。

  纵观国内共享单车市场,共享单车领域真正出现激烈化竞争是从2016年9月开始。两大代表公司摩拜单车和ofo相继开始大规模扩张:先是摩拜走出根据地上海,北上入京、南下入广;紧接着ofo走出盘踞多时的校园市场,正式在校园外与摩拜正面交锋。一时间,摩拜的荧光橙与ofo的亮黄交映在北上广街头巷尾,地铁口的停车区也不再黯淡一片。与此同时,背后的资本力量也变得暗流涌动。相关数据显示,ofo近一年来已快速完成了五轮融资,9月以来更是拉来了小米、顺为,滴滴及其相关投资机构集体入伙;摩拜一方也不甘示弱,除了众多资本机构加持外,腾讯和美团创始人也纷纷入股。

2016年12月27日,上海,OFO共享单车大幅广告现身市中心南京东路地铁站

  三是行业新秀源源不断。从目前竞争格局看,不仅有摩拜单车、ofo等第一梯队的龙头企业不断向纵深化发展,与此同时,持续有新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一批批共享单车的新项目开始崭露头角,可谓“百家争鸣”。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已经有包括摩拜单车、优拜单车、ofo、小鸣单车、小蓝单车、骑呗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诞生并且都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共享单车俨然成为了继网约车之后另一个共享经济的明星领域。

  共享单车缘何出现爆发式发展

  实际上,共享单车的理念和雏形在我国已发展酝酿多年,直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才呈现大规模爆发之势,技术进步、现实需求以及政策支持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技术进步为其提供发展可能性

  共享单车能够集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摆脱了传统公共自行车赖以存在的停车桩,一举解决了系统设备复杂,维护成本高昂,租借归还不便等问题,迸发出巨大的活力。而这一创新主要得益于新技术的发展成熟。一是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目前,我国移动宽带用户已达8.4亿,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70%,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超1亿户。二是智能硬件水平持续提升。精准定位、扫码解锁等硬件可靠性已经到达应用级水平。三是移动支付方式广泛普及。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移动支付业务高达117.5亿笔,涉及金额81.5万亿元。可以说,技术为共享单车的发展提供客观可能性。

  现实需求助推:有效弥补了短途代步工具的缺失

  共享单车兴起的一大契机在于短途代步工具的缺失。目前,对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很大一部分上班族来说,不论家门口到公交站,还是公交站到地铁站、工作单位,都存在“最后一公里”的尴尬,这便体现出共享单车的巨大现实需求。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初创摩拜的目标是让一个城市更适合骑行,让更多人在0至5公里的出行范围内选择单车。共享单车的模式有效弥补了短途代步工具的缺失。同时,值得肯定的是,共享单车能够逐渐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慢行交通。

  绿色环保契合政府发展理念

  共享单车的出现,响应了政府在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倡导。为缓解交通压力,提倡低碳环保,国务院和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曾先后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要从2014年的3.6亿人上升到5.3亿人。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兼具锻炼的功能,因此更容易普及推广。此外,共享单车还是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手段。不同于网约车平台,共享单车具有流量从线下导入,业务布局具有地域分隔性,重资产经营等特点,使得垄断难以形成,为各地创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又一共享经济新产品,共享单车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成长期的烦恼。

  现实问题:与城市治理之间的矛盾凸显

  目前,共享单车停放问题,给城市治理带来困扰,引发舆论的强烈关注。据媒体报道,2016年12月,由于共享单车违章乱停,成都市城管没收了包括摩拜、永安行在内的约200辆共享单车。2016年12月5日,骑呗单车在杭州市武林广场地铁站集中投放的第一批单车当天就被城管收走,该公司原本计划用一年时间在杭州市投放10万辆共享单车。而这只是共享单车遭遇尴尬的一个缩影。北京市的共享单车也不断被曝出因乱停车、占地、堵路等被没收查处。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信息服务事业部主任李晓栋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城市交通规划存在问题,比如自行车道建设、路权等。在停放条件上,如果有充足的地方停放共享单车,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乱停放现象的出现”。因此,在享受便利和实现低碳出行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协调共享单车和城市治理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道德风险:用户行为规范不足

  随着共享单车的风靡,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近一段时间以来,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道德风险。如有媒体报道称,为了方便自己骑乘,一部分用户将自行车放到了小区甚至搬到了家中;有人刻意喷改解锁二维码,以便只有自己知道这辆车的二维码,达到独占的目的;更有极端者,甚至故意损毁自行车,让一些单车支离破碎……刮掉二维码,拆掉车锁,改头换面,变为私车,还加上金属筐和儿童座椅。此外,还有平台公然回收共享单车,如2016年12月,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人出价2000元回收摩拜单车,条件是“需拆除GPS”。

  经营问题:调度成本高、监管难度大

  尽管不可否认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之快,但是,目前还身处探索期的共享单车在企业规划、内部运营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供求失衡问题,大量的用户反映“上班地铁站附近没车,下班公司附近没车”,或者即使有车,一看都已经被别的用户锁定,用不了,想用的时候没有车的尴尬普遍存在。二是调度成本偏高。尽管共享单车从传统的停车桩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用户使用并非规范的潮汐,仍需要安排人员对车辆进行调度。据悉,ofo仅在北京西二旗地区就雇佣了30多人调度共享单车。三是监管难问题。随用随骑的模式取消了“停车桩”,虽然看起来让用车更自由了,但是监管成本也随之上涨,车辆非法侵占、密码破解、车辆损毁的情况几乎天天发生,并且因为车辆分布零散,几乎没办法监管,只能依靠用户和用车人的举报。

  对策建议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模式,是绿色出行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补充,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但针对当前成长期的共享单车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如何使其克服问题,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值得思考。

  政府:制定规范

  从共享单车投放以来的发展情况看,确实给市民短途出行带来便利,单车的使用频率很高,费用也低廉,深受市民欢迎。但人为损毁、乱停放等问题严重,亦影响到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目前,仅依靠用户自觉性和共享单车平台规章约束,难以遏制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出台统一管理规定,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共享单车规范条例《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主要负责制定互联网自行车行业发展政策引导和标准、规划建设自行车配套基础设施、对企业服务进行监督管理并依法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个人或企业进行处罚,这也为其他地方政府规范管理共享单车提供了政策参考。此外,从长远来看,政府还应当在慢性道路设施规划建设创新方面发力,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机动车合理分配路权问题,文明骑行需要正向激励机制,进而延伸至服务运营体系创新等一系列话题。这是共享单车行业需要直面的问题,也是共享单车行业发展下半场的核心议题。

  企业:完善经营

  当前,共享单车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停车难、摆放乱等问题,也不可将其完全归咎于用户素养的缺失。不少市民反映并非有意乱放,而是车辆用完了不知停在哪儿,这实际折射出运营方工作落实不细致不到位的问题,项目事先并未进行良好的规划设计,平时管理与维护不到位。未来,共享单车企业在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购买保险、处理乘客投诉的同时,还应增强在车辆规划、车辆管理(包括车辆维保、停放秩序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同时,针对用户一些非规范行为,共享单车企业可以尝试建立完善现有个人信用积分体系,对那些蓄意破坏、公物私用等不良行为进行扣减积分,并影响其后续出行使用,信用积分体系成熟后可考虑纳入个人信用体系。最后,共享单车企业可考虑研究动态定价机制,用价格激励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车辆的调度运营中,从而实现企业和用户的“双赢”。

  用户:提升自律

  共享单车的盈利基础,就是要求使用者秉持“共享”的理念,主动促进单车的有效利用率,通过合理停放、主动爱惜、及时报修等自律行为让单车实现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这样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才会实现更多盈利,进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对于不道德及违法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无论是进行有效监管还是进行信用惩戒,目前在现实中还很难实现。因为有效监管的经济成本过高,信用惩戒过于严厉且不符合适当性原则,所以,共享单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使用者自身的道德法律素养。摩拜单车创始人曾表示,“最终能否盈利要看国民素质,失败了就当做公益”。因此,公众应当珍惜共享单车模式,做文明守法的使用者,尊重共享单车的使用规则,遵守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的规则,共促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良好发展,更好地造福市民。

  城市的文明与进步需要社会合力,于政府而言,共享单车如何融入当地,考验当地政府的管理智慧。于企业来说,多从便民利民视角出发,方能构建共赢的治理机制。于公众而言,涵养文明,注重个人公德的倡导与培养,以点滴力量助力城市秩序。任何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升都需要多方努力,惟有公私合力共济,创新的自由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护卫,才能让共享单车驶入文明轨道、法治轨道。

(作者单位: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监管中心,编辑丁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