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中国诗词大会”谈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

 2017-03-15 15:55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春节期间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本文将解析《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并从如何利用新媒体有效推动文化传承方面提出建言。

  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回归,连续10集热播,为新春佳节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2月7日晚,经历最后的鏖战,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夺冠,被誉为“颜值与才华齐飞”的“国民美少女”,相关话题迅速占领了诸多媒体头条。

  《人民日报》评论:“《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在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山西日报V表示:“近日,《中国诗词大会》广受观众欢迎。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传诵千年。”

  无独有偶,2016年底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明星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同样创造了口碑和收视的神话。网民@lzpeng表示:“节目较好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作为电视综艺在过年期间播放,可以很好地实现合家欢,家人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多,达到了暂时放下手机的效果。”

  传统文化难得受到如此热捧,这种现象彰显了一个事实:文化传承基因具备很强的生命力,如何利用诸如综艺节目、碎片化传播、在线教育等创新形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是今后传统文化传承不容忽视的发展方向。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之道”

  从我国当下的电视节目生态环境上看,《中国诗词大会》给原本日趋媚俗的电视节目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文化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节目制作的创新,正是其成功之道。

  “痛点”变“热点”激发国人诗词情结

  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虽然现在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都有借诗抒情的传统和特质。《中国诗词大会》选取的这些作品,不但是凝练精美的语言集锦,更是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历史产物,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典故、人文风貌,还集中体现了特定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

  媒介专家靳智伟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阐释。“《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

  赛制吸眼球 “飞花令” 成功圈粉

  赛制的创新性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不仅可以选拔优胜者,还是节目形成悬念和传播趣味的重要手段。节目以“内循环搏击擂台赛”的形式博得不少观众的眼球,也使得比赛形成富有弹性的趣味结构。

  第二季节目新增的“一对一”对抗环节“飞花令”,更让年轻观众大开眼界。这不仅考查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很多选手因在这一环节的精彩表现在网络上强势圈粉。@人民日报V认为:“‘飞花令’环节的竞赛感很强,电视观赏性很高。”

  以人为中心 选手个性风采有惊喜

  《中国诗词大会》最值得称道的是,没有搞成干巴巴的知识竞赛,而是把人作为主角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选手们是一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不仅有学生、教师、法官、工程师,还有外国友人,这种跨职业、跨年龄的广泛参与体现了节目较好的群众基础。十期节目里,他们的风采、性情带给观众很大的惊喜,诗词带来的欢乐与忧伤,从他们的人生故事中得到释放。网民@纤若尘说:“百人团中的白茹云是农村人,生活多磨难,但她非常淡定从容,诗词歌赋简直赋予了她异样的光芒与美丽!”

  另外,百人团选手既是参赛者,时刻为自己争取上场的机会,同时又是观众,不时为比赛送来欢呼并参与互动。这种复合的身份充分调动了现场观众的积极性,选手们的参与感也更强烈。

  设计有新意 嘉宾点评点龙睛

  《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载体,在诗词题目中并没有刻意去选择一些冷门诗词以博得受众眼球,而更多普及经典诗词,考察选手们诗词文化的广度,从而更好地拉近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唤醒广大受众对诗词文化最初的理解,形成情感与知识上的共鸣,增强了受众对节目的收视粘性。

  嘉宾的精彩点评,将生僻的掌故化作通俗的故事,降低了观众对诗词名句的接受门槛,增厚了节目中诗词、诗人和历史的文化厚度,不着痕迹地实现了“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时代内涵,培育新时代下的新文化”的核心立意。网民@wenjingbaba表示:“果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看了几集《中国诗词大会》收获很多,最喜欢几位老师对诗词的解读,每一句诗背后都有故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有效进行文化传承的复合路径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表明,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而且大有作为。

  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法规与营造市场环境

  政府的文化职能决定了其在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危机时理应承担起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市场环境的营造、传承力量的整合、传承环境的缔造等各项职责,保障支持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2016年7月22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文化局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印发实施。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政策环境和保障。

  大众传媒:形式创新发挥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认为大众传播有三种基本功能,其中,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前人的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传承下去。《中国诗词大会》制片人赵音奇表示:“节目的出发点就在于帮助国人理解我们的文化传承。”

  在综艺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的时代,文化类节目的生存确实举步维艰,大众传播媒介应担负起社会责任,找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充分发挥电视媒体传播社会文化的功能。传播学者刘艳霞认为:“文化类节目要想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单纯的说教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把高深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使节目接地气,具有亲和力。而用娱乐化的形式传播文化类节目,是对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既不会失去文化类节目的思想性,也达到了向大众普及文化知识的目的。”

  网民@如梦初醒表示:“《中国诗词大会》办得不错,能娱乐全家,并有一定的文化传播功效。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人民日报V认为:“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高冷’的文化类节目也能有市场、有人气。不唯收视,让电视节目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一起努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站利用互联网信息海量、传播快、无地域限制的特点,通过新媒体方式展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增强春节期间的节日氛围,体现全球华人期盼家国团圆,祈福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文博单位: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

  互联网新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让不少文化单位如博物馆焕发“新颜”,有力提升文化传承的效果。在动态数据库和互联网的支持下,观众用鼠标控制视角和参观路径,可身临其境般体验游历博物馆的乐趣。例如,首都博物馆设立了网上体验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始与故宫开展合作,从旅行、文创到游戏、表情包,打造年轻的文化意象。如2014年,故宫淘宝推出了一系列文创类产品,产品一上线就成为“爆款”,故宫手机座在1个小时内全部售罄。网民@胡宇齐评论:“故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承载处,拥有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更难能可贵的在于,她能俯下身姿接地气,在‘卖萌’与文化传承中找到契合点,激发人们的文化热情,探索出了一条文创发展的有效路径。”

  中小学校:为学生营造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能在传统文化推广上收到理想的效果;也只有激发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兴趣,传统文化才能更多地被激活——融入现代人真实的生活场景,并在其中创造性地实现自己的传承。在不少学者看来,要让更多年轻人真正了解传统文化,还需要有学习古诗文的氛围。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小诵读、记忆古诗文是对中华优秀思想和文明的弘扬与传承。《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在目前的古诗文教学中,师生多是将其视为一个考试项目,死记硬背和机械答题形式使学生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作品。而自然地、自发地体会古诗中的温暖和情意,才是学习古诗文的真正意义所在。”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监管中心供稿,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