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评论•老楼装电梯引入清华“智援” 真牛

 2017-08-18 13:52   马龙生

  据《北京日报》7月1日报道,老楼加装电梯,需要单元全体居民都同意,如何做居民工作,是最大难点。以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今年海淀区清河街道请来清华大学课题组,一户一策解决问题。半个月时间,毛纺北小区4号楼4个单元48户居民,47户签了同意书。如今,3单元已经施工,预计两周时间,新装的电梯就可以试运行了。此后,毛纺北小区8栋楼54个单元加装电梯工作,将全面铺开。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全国许多城市也都在推动,但是推动的过程之难常常超乎想象,推动效果一般也不令人满意。首先,由于外挂“加装”,一部电梯只能服务于区区几层的一个单元,服务人数较少,运营成本相对就要提高,征得所有用户同意并愿意集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有就是一层用户以及其他对电梯需求不高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又要反对。而正因为难度大,才需要政府拿出更大的耐心,更积极的态度,认真总结推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本着业主自愿、权益协调、安全可靠、政策支持的原则,最终把好事办好。

  但是,在推动老旧楼房装电梯这件事上,政府仅有更大的耐心、更积极的态度显然还是不够。因为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随着群众需求从量到质的不断提高,如果政府部门通过增设编制、增加人手,来做一些专业、复杂的服务,很有可能会导致“服务者不专不精,被服务者难言满意”,从而造成既人浮于事、又难保服务质量的现象。换句话说,政府想通过自己掌握的有限行政资源来满足群众,已经到了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的地步。而采取引入社会资源、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以契约化服务的形式,把老楼装电梯这种既有较高技术含量、又充满协调之困的难事交给专业机构来打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老楼装电梯引入清华“智援”,猛一看到这样的标题,人们还以为是清河街道聘请了清华旗下的哪一家公司,为老楼装电梯提供技术服务。及至读完新闻,才知道“智援”的主角,是三年前就把清河街道作为社会治理、社区营造、群众动员实验项目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为该街道老楼装电梯提供了综合协调的智力支持。

  而在不少人的传统印象中,社会学的概念意义要远大于实践意义。社会学的价值,也无非仅限于宏观认识层面。作为知名学府清华大学的社会学系,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纯学术意义上的概念高地,对基层社会的现实矛盾,不可能拿出多么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上述老楼装电梯引入清华“智援”的创举,给人带来的第一感觉,是高校的学术价值已不仅仅体现在论文、专著有多少,概念有多新,而是专家学者们能够走出书斋来到基层,从俯身调研中发现问题,用课堂上、书本里的社会学,致力于社会问题的实质性解决。不难感悟,在经历了教育改革之后,知名学府的办学方向有所改变,学术能量有所提高。

  基层的社会建设需要高校的智力支持,而高校的学术创新,也需要基层社会这一最好的实践检验大舞台。老楼装电梯引入清华“智援”,应该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样的携手,既为唤醒社会创造、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了动力,也为政府更有效率地从事行政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更为防治贪腐起到了釜底抽薪之效。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评论处供稿,编辑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