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评论•又到七月七日

 2017-08-18 13:54   海宇

  7月7日这个日子,在中国人民心里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因为那一段浴血抗争、可歌可泣的岁月。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的标语横幅在宛平城周围已经随处可见,战地黄花在大雨的冲刷下显得格外的鲜艳,让整个卢沟桥地区都显得庄严肃穆,一队队、一群群前来宛平城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有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去的,也有因看到了媒体宣传的“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纪念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主题系列展览”慕名而来的。

  这几年,国家对这里的关注度一直很高,几乎每年的7月7日都有纪念活动,来卢沟桥、宛平城、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人也逐年多了起来,红色种子深植在大家的心里。

  今年的宛平城周边和往年相比又有了不小的变化,随着周边环境的不断提升,居民也得到了很多实惠,比如煤改电,比如地铁修建,比如环境整治,甚至那出入口常年设置的保安,用当地居民的话来说,在宛平城小偷是决然不敢来的,没出城门就能被抓回来。

  宛平城有接近400年的历史,是北京城的卫城。有时候历史不能假设,假如1937年,日本没有声称有一日本兵失踪,要进宛平县城搜索,假如当时29军没有据理力争,坚决拒绝日军无理要求,这里也不会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地方,宛平城、卢沟桥恐怕和中国其他的古迹一样只有文化符号,而不能成为一个抗战标志,成为一个体现民族精神的地方。

  在宛平城里,这些天正在上演一个话剧叫做《宛平人家》。这个剧讲述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宛平城内老工人岳全勇、农民牛在田、商人孟养斋三户人家以及宛平简易师范学校师生在日寇围困下,与国民党二十九军将士及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抗日先锋队奋起抵抗,打响了全国抗日的“第一枪”。

  1937年7月16日,南京新闻记者协会派代表见到正寄居南京的剧作家田汉,称他们准备举行一次慰劳前方抗日将士的募捐义演,请田汉写一个话剧剧本。田汉立即应允,当晚就动笔写作,取名为《卢沟桥》。话剧《卢沟桥》经过几日的紧张排演后,在南京当时著名的四大剧场大华电影院、世界剧场、首都电影院和新都电影院公演,上演四天。其中《卢沟桥》中的一个曲目《卢沟问答》在当时广为流传,甚至在1949年至1955年仍然是人们喜欢唱的十首歌曲之一。

  1956年,沙蒙请刘炽为《我的祖国》作曲。刘炽为了让人们喜爱这首歌,调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们喜欢唱的歌曲,从中选出十首歌曲反复倾听,最后从《卢沟问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国》开始的半句,也就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而现在《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成了爱国的最好诠释,也成为很多人爱国的启蒙歌曲。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这首《卢沟谣》唱出了历史,也唱出了现在。就在前些日子,055号驱逐舰成功下水,C919大飞机成功上天……一个个国之重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烈士的忠魂,如果能够看到今天中国“重整河山换新天”取得的成绩,应该能够含笑九泉了。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评论处供稿,编辑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