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新时代中国网信事业全面发展

 2018-01-03 16:45   朱巍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对中国现代互联网产业经济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提纲挈领的科学指引,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网信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引。

  互联网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强国指的是实体经济,互联网技术既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体经济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互联网带动“新产能”,既突出了网络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肯定了新形势下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新变化。

  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新经济形态中,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理念已经将产业、技术、市场和监管辩证地融合统一起来,集中在“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着力点之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十九大报告对新经济的阐述中,特别引人关注的一点是明确回应了新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新经济,并非是要完全独立于实体经济,也不是完全成为实体经济的附庸。新经济应该与传统的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新技术和新经济带动新动能,新动能作用于市场,促进传统实体经济变革,最后合二为一,在技术上、理念上、市场中和经济构成中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地迎接中国已经到来的工业4.0产业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报告再次将建设“网络强国”作为国家基本战略。中国通过最近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网信事业的勃兴,在网民数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成为了网络大国。但是,网络大国并不等于网络强国,强国标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打上中国创造的烙印,才能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强国,才能在技术上、市场上和国防上不受制于人。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应用基础研究”,在新技术领域中,我们关心的不能仅是市场效益,那些具有共性的关键技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前沿引领技术和工程技术,都应成为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件。因此,网络强国战略是对未来中国网信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指引,也是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式以及理念的重要指引。

  互联网是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

  网络是新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从信息交互到舆情引导,从内容发布到文化引领都离不开网络传播。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文化自信”的网络传播要求,这既是对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刚性需求,也是对近年来网络文化实践工作的深刻总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信的根源,是社会凝聚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网络传播所反映出来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既是社会知情权的可靠保障,也是文化正确方向的核心基础。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要警惕外来不良思潮的涌入,这就需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阵地意识和责任观念。

  同时,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政治原则问题是底线性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松懈;思想认识问题是素养和观念问题,需要包括各级党组织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学术观点问题属于学术领域,应该倡导言之有据、科学严谨的立论,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网络文化领域的阵地意识必须加强,树立党在文化传播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建立适应新时代和新传播方式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最终建立风清气正的网络清朗环境。

  大力发展网络教育

  中国目前的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优势教育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个别学校,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高等院校资源不平衡、技术专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情况。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发展思路,将网络教育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基本完备,网络教育的物质基础已经建立,目前需要的就是完善新时期网络教育体系,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跨时空和跨区域的进行传播。中国网络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一是存在虚假宣传和虚高收费的情况;二是缺乏网络义务教育和素质方面的普及;三是缺乏跨学校的网络教育互认制度;四是缺乏事先监管和事后维权制度。

  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网络教育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技术上,更应该从制度上充分夯实领会。在办学资质、教育资源、宣传广告和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政府要做好监管,网络技术提供者要做好运营,教育者要做好培训。在跨学校的网络教育体系中,教育部门应协调好互认制度,在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网络教育中,跨区域的各个学校应在教育部门协调组织下统筹资源,达到优势教育资源的有序流动。

  互联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习总书记曾多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发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坚持和平发展的积极倡议,十九大报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的宣言。

  互联网实现了世界的互联互通,已经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村”,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如同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演讲中所言,“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存在网络文化交流共享,促进交流互鉴的平台,也存在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机遇,还应当存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世界人民公平公正的机会。因此,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与强国,互联网治理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机遇问题,还涉及到整个世界网络治理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一直是互联网黑客攻击的主要受害国,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缺乏安全的网络环境也就无法实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这一方面要将互联网基因融入到现代战争理念之中,以发展遏制战争,以革新促进和平;另一方面,网络安全也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方面,2017年通过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作为网络安全的基本大法,需要未来进一步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切实落实。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编辑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