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

2005-05-16 19:59:29 星期一     

  [文摘]关于传统大众媒体社会效果的"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是否依然适用?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媒介依赖理论的分支--互联网上瘾--的作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网络媒体特殊的传播方式所建立的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依赖关系,比传统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更为密切和牢固。关键词:媒介依赖 互联网上瘾 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媒介依赖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媒介依赖理论(Media Dependency)最初是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DeFleur & Ball-Rokeach)在1976年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这一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媒介依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这一思想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是,媒介依赖理论把媒介的传播效果放在了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受众、媒介和社会作为这一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具有各自的行动目标和资源,每个部分的目标和资源的性质则决定了系统中的各种依赖关系。  媒介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后,人就会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向性质,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它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人们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强烈。"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个人、团体或社会系统都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分析单位,他们为了实现目标就必须通过媒介获得相关的信息,媒介依赖则可以衡量任何实体对媒介系统信息的依赖程度。  影响媒介依赖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因素之一是媒介提供的相关信息的数量和集中程度。媒介在系统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它可以监督政府,也可以提供娱乐。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人群,媒介某些功能就会相对更加重要,随着某一媒介提供的此类功能的增加和集中,这个群体对该媒介的依赖就会进一步加强。因素之二是社会的稳定程度。当社会转型、冲突增加的时候,当既得利益和传统制度受到了挑战的时候,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会相应增加。反之,依赖会减少。  由于媒介依赖理论是在一个更加广大的系统中解释依赖的关系和媒介的效果,相应的,这个理论分成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在复杂的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中,社会系统通常会存在强大的宏观上的媒介依赖。在社会中,媒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行政治、经济活动和获得娱乐的渠道 。而这种集体性的宏观的依赖就是由所有个人对媒介的微观依赖的总体构成的。媒介系统对观众和社会系统提出的需求进行回应,同时也依靠观众和社会系统获得与节目内容和利润相关的资源。因此,媒介不是一种特权,而是在传播过程中的一种连接力量 。  媒介依赖理论的微观层面就是个人的媒介依赖,即个人在满足基本需求的问题上对媒介的重要性的感知。三种动机促使人们同媒介建立起依赖关系。这三种动机分别是: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对认同和规范的需求,还有就是对娱乐的需求 。认知需求关注的是个人对自己和世界基本了解。认同需求关注的是个人为了和他人有效交往而需要了解的行为规范。游戏或者是娱乐需求提供了运动、舞会和节庆等渠道,也会帮助个人了解社会角色、规范和价值观。此外,游戏需求同样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甚至逃避现实。  媒介依赖的类型和强度因媒介的类型、节目的形态和媒介的产品而异。一个媒介可能可以满足一种以上的基本需求,而不同的个人也可以从一个特定的媒介中获得不同的需求的满足。  媒介依赖理论进一步假设受众的媒介信息依赖程度会影响媒介信息对受众的影响程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媒介存在依赖,他就会有选择地接触媒介的内容,更多地使用该媒介的信息来满足其需求,那么这个媒介的信息最终被受众接受,并产生作用的可能性便会相应增加 。在有关媒介依赖理论的实证研究中,最详尽的研究是鲍尔-基洛奇1984年的半实验性质的现场调研,在这个研究中,媒介依赖这个变量被用来预测人们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接触和它对政治理念和行为的长期影响。研究显示,媒介会影响目标对象的态度和行为,那些对媒介内容存在着更强的依赖的人受的影响更大。  后来的研究则更加关注社会统计学的变量对媒介依赖程度的影响 、对具体的媒介节目内容和类型的依赖 、以及环境因素对个人媒介依赖的影响 。很少有研究系统地研究个人媒介依赖和媒介效果的关系,也少有研究显示了社会环境对媒介依赖关系的影响。  媒介依赖理论意识到媒介并不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唯一来源,人们是生活在社会网络之中,这种网络可以指导他们去使用媒介功能的某些方面,然后"塑造他们使用媒介的预期和动机"。例如Loges 和 Ball-Rokeach发现认知的需要对于报纸的阅读时间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只是在那些高收入的男性身上,这个关系才会成立 。对此,他们的解释是,社会地位高的读者对社会认知需求相对要高。   Halpern检验了社会地位、特殊的政治认同和媒介依赖之间的关系。在处于独裁统治的智利,媒介都有明显的政治取向,通过对这一环境的考察,Halpern发现那些更依赖中央媒介的被访者更倾向于在他们的政治观点种反应出媒介的内容。而且,政治认同是与对不同的媒介资源的使用及其效果相联系的。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原来分别属于不同媒介的功能被人们以"多媒体"的名义整合在互联网这个新媒体中。同时,互联网又具有传统媒体所缺少的一些特质:如交互性、实时性、海量信息、匿名性等等。互联网的这些特点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环境,也开始改变了人们的媒介依赖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多媒体整合了以往的传统媒体的功能,并且创造出了新的传播的形式。电子邮件、BBS、网上购物、聊天室、Oicq、各种下载和在线欣赏服务。这意味着一方面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信息的数量和及时性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综合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  互联网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媒介生活,还有交往的空间。关于互联网使用的各种研究也发展起来,互联网依赖、互联网上瘾等概念被提出,这成为了媒介依赖理论的一个分支。

  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一直是媒介依赖研究中的主导方法。本次调查也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的范围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学生。共发出问卷900份,收回741份,其中有效问卷701份。除了年龄、性别等社会统计学的指标外,问卷主要调查了上述四所高校的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他们的日常信息来源、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和态度等等。

  在701个有效样本中,有342名男性和359名女性,他们中绝大多数年龄在21-25岁之间,年龄跨度在15岁以上;专科学历者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3%,本科低年级占19.7%,本科高年纪占21.5%,硕士研究生占51.5%,博士研究生占4.1%;有效样本中59.6%的人在大中城市中长大。

  3 研究发现

  3.1 高校的媒介环境及高校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首先可以发现,高校的媒介环境相对特殊。首先,电视失去了它在校园外的主导地位。

  由于高校媒介环境的特殊性,高校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也有明显的特点。根据被访者的回答,互联网是占第一位的媒体,其次是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在喻国明的《网络崛起时代:北京人媒介接触行为变化调查》中,北京市民使用媒体的排序是电视、报纸、书籍、广播、杂志和互联网。 可见,媒介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人们的媒介使用和依赖的不同。

  1. 高校学生的互联网使用情况

  认知目的:信息搜索、新闻浏览、网上教育

  认同和交往目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BBS、发表个人意见、个人主页

  娱乐和陪伴目的:上传下载、网络游戏、网上购物、习惯性上网,结交新朋友、消磨时间

  这些目的是同以往的媒介依赖理论总结出来的媒介依赖的原因相一致的。面对一个新的媒介,人们的需求仍旧可以概括为认知、认同和娱乐这三个方面。但是,究竟使用这个媒介的何种功能,如何来满足这类的需求就不同了。

  互联网的一系列独特的技术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新的功能和服务来迎合甚至制造人们的需求。

  首先,互联网信息实时性和海量性的特点更加便于实现信息的检索和获得,这就使得被访者更多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新闻浏览。互联网信息发布具有及时传递,容易修改的特点。再加上互联网络遍布全球,并且不断延展,这就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跨越了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接近实时性的发布。 此外,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不受技术的约束,传统媒体要考虑的播报时间和版面的限制都在互联网得到了突破。这些特性已经开始影响了人们对以往的信息提供者--传统的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更加注重信息的及时性和信息量,要求信息的排列能够适应人们的跳跃性思维习惯等等。

  其次,互联网的交互性赋予了受众以话语权,它彻底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认同和交往功能中,电子邮件是把原有的书信方式电子化;其他的功能,包括网上聊天、BBS和个人主页也都是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匿名性展开的。个人不再是单纯信息接受者,他同时扮演者发布者的角色。以往人们会寻求权威获得规范,现在,学生可以通过BBS表达意见进而达成共识性的规范。匿名性不仅使得受众在发布信息的时候更加自由,而且为聊天室里的受众提供了尝试不同角色的机会。

  第三,多媒体的大型联网游戏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麦克卢汉认为,一个媒体的内容是另外一个媒介。互联网正是海纳了其他媒介,并且模糊了各种媒介的界限。当一个人在看在线电影的时候,很难说他到底消费的是互联网还是电影了。

  2. 高校学生的互联网依赖

  互联网依赖的最基本含义是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最初Goldberg给出了互联网上瘾这一定义来描述与互联网有关的心理问题。1998年Griffiths假设,互联网上瘾源于互联网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互联网的内容(如色情网站)以及在线的社交活动(如聊天室、MUD游戏、BBS和电脑游戏)等等。 1998年Kandell把互联网上瘾的定义扩展到了和网络相关的所有活动。总之,大多数的人们同意导致互联网上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K.Young给"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提供了又一个定义:互联网非正常使用。 根据这个定义要求,如果满足了以下八条标准中的五条,那么他就有互联网上瘾的问题。这八条标准 :

  (1)上网成为当务之急(Preoccupation with Internet)

  (2)需要更多的时间上网(Need for longer amounts of time online)

  (3)多次试图减少互联网的使用(Repeated attempts to reduce Internet use)

  (4)减少互联网使用时情绪变坏(Withdrawal when reducing Internet use)

  (5)时间安排困难(Time management issues)

  (6)生活环境紧张(Environmental distress (family, school, work, friends))

  (7)对周围的人隐瞒上网时间(Deception around time spent online)

  (8)通过上网调节自己的情绪(Mood modification through Internet use)

  Alex S. Hall 和Jeffrey Parsons在2001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互联网行为依赖" 。他们认为病态的互联网使用会削弱一个正常人的认知、行为和感情功能。他们假设过多的互联网使用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良性问题,这种行为是对生活的其他方面的不如意的一种补偿,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自我调节来改善的。在他们的定义中,互联网依赖的人应该具有以下症状:不能完成学习、工作和家庭中的基本任务、使用互联网越长得到的乐趣越少、无休止上网、性格敏感易怒、不上网时感到焦虑、尝试减少互联网使用但适得其反、不顾过渡使用互联网的危害而坚持大量上网。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互联网上瘾给出了以下的标准,如果满足八项中的5项,就认为被访者存在对互联网的依赖。

  (1)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解除焦虑

  (2)我无法降低上网的冲动

  (3)它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息规律

  (4)我上网或者是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

  (5)上网已经多少影响了我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6)现在要用比以前更多的时间来上网才能感到满足

  (7)不敢和家长、亲朋好友表明上网的时间

  (8)我每天上网四个小时以上

  在统计的过程中,生成了一个新的变量"互联网依赖程度",以此来衡量学生的互联网依赖水平。"互联网依赖程度"的值等于得到确认的指标的个数,如果某个被访者认为上述的8项中有3项是符合他个人的情况的,那么他的"互联网依赖程度"就为3。调查的结果显示有19.4%的高校学生存在着互联网依赖的情况。

  在被访者的回答中,有些选项被选中的比率比较高

  3. 高校学生的互联网依赖

  上面的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互联网依赖的模式和原因提供了指导。下面,我们要对一系列的假设进行检验。这些假设是以往的媒介依赖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在此,我们要检查这些假设在互联网环境下成立与否。这些假设是:

  (1)男性对互联网的依赖强于女性

  (2)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多的人对互联网的依赖更强

  (3)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占有情况会影响互联网的依赖程度

  (4)互联网依赖者把大部分的经历投入到互联网提供的特色服务和功能(如BBS、聊天、网络游戏等)上

  在分析中使用列交互表的方法,首先是把网络依赖程度这个指标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社会统计学指标进行交互分析。在各项社会统计学的指标中,性别与网络依赖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显著水平.001,Eta相关系数.144)。所以假设1成立,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对互联网的依赖。

  第二,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假设2不成立,高校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和他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的早晚或他们的计算机和网络水平没有关系。

  第三,用"是否拥有个人计算机"和"宿舍是否接入互联网"两个指标来描述媒介设备的占有情况。通过交互分析发现"是否拥有个人计算机" (显著水平.000,Eta相关系数.229)和"宿舍是否接入互联网" (显著水平.010,Eta相关系数.132)两个指标都同网络依赖程度存在相关性。

  第四,调查显示,互联网依赖程度较高的学生也更倾向于花费更多的时间从事以下和互联网相关的活动:

  (1)频繁使用BBS(显著水平.000,Eta相关系数.307)并且时间更长(显著水平.000,Eta相关系数.250)

  (2)浏览色情网站(显著水平.000,Eta相关系数.272)

  (3)下载(显著水平.000,Eta相关系数.268),歌曲、电影、应用程序和各类文档都在学生的下载内容之列

  (4)浏览新闻(显著水平.001,Eta相关系数.202)

  (5)玩网络游戏(显著水平.004,Eta相关系数.196)

  (6)经常和陌生人聊天(显著水平.009,Eta相关系数.138)

  可见,对于互联网依赖比较严重的人来说,互联网的三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分别是BBS、色情网站和下载。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来观察互联网用户都从这三项服务中满足了他们的哪些需求。互联网用户如何使用互联网提供的新服务并且从中满足自己的认知、认同和娱乐层面上的需求,就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4 结束语

  上面的研究得出的是针对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结论。结论的局限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这个已经被细分过的人群众,很难检验以往媒介依赖理论的一些经典的结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这一人群的心里和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

  首先,在大学生这个特定的人群中,教育程度、年龄的进一步细分已经没有大的意义,我们已经就此对问卷进行了分析,但是结果均为不显著。而另外的一些社会统计学的指标,如收入等,都没法在大学获得,因而很难分析出收入、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互联网依赖的影响。

  其次,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是十分特殊的。他们生活在一个传统媒介(特别是电视)比较稀缺的环境中,同时又拥有校园外的人群很少具有的免费上网的优势,所以他们会转而更多地依赖互联网这一媒体。同时,由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又非常愿意尝试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因此,大学生的互联网依赖就可以解释为互联网这一媒介对其他媒介的代替和互联网自身提供的一些不可替代的服务。

  最后要指出的是,互联网已经融入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就像早起看报纸,晚饭后和家人一起看电视一样,高校学生也和BBS、网络游戏有定时的约会,而且他们会把这种媒介上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带入到日常生活中。这种仪式性的行为就更加说明了互联网这一媒介的力量。